讲武堂:沙漠之狐隆美尔(下) 声名赫赫 仍难逃一死

真实的、信奉“上帝、荣誉和祖国”的隆美尔,只能活在非洲军团老兵们记忆的最深层。

讲武堂:沙漠之狐隆美尔(下) 声名赫赫 仍难逃一死

游民星空

下载游民App,掌握一手游戏情报

讲武堂:沙漠之狐隆美尔(下) 声名赫赫 仍难逃一死

游民星空[原创] 最后的防线 2016-01-03 20:50
0

  点击查看本文上半部分

  托布鲁克被攻陷之后,通往埃及的道路已经洞开,隆美尔决定乘胜追击。此时,他们距苏伊士运河只有一道屏障——这就是所谓的“阿拉曼防线”,英军在当地补充、休整,并迎来了新指挥官——当时尚不为人知的伯纳德•蒙哥马利。同时,强大的增援也投入了战斗,对隆美尔来说,真正的考验其实刚刚到来。

阿拉曼之路

  隆美尔不断派人将增援请求呈送给柏林,但这些请求无法改变的,是德军状况捉襟见肘的事实,他的运输船被潜艇和飞机(基地是马耳他)一一击沉,战争的天平正在向英国人倾斜。

  隆美尔依旧执意进攻,1942年8月30日,“非洲军团”闯进了一个致命的陷阱中,当天的战斗留下了这样的记录:“先头部队陷入了巨大的雷场,并遭受了坦克和反坦克炮的交叉火力……翌日清晨,英军战斗机对不能自拔的德军进行低空轰炸。仅仅48小时,非洲军团便损失了3000名士兵和三位将军。”

游民星空
1942年,在阿拉曼附近行动的英国坦克,随着增援不断抵达,德军的劣势已经非常明显

  “随着进攻的失败,夺取苏伊士运河的最后机会也失去了。”隆美尔哀伤地写道,不仅如此,另一个敌人也蠢蠢欲动——他的健康状况随着战局不稳愈发恶化:黄疸病、慢性胃炎和神经衰弱……这些让隆美尔无法长时间站立。

  1942年9月,隆美尔将指挥权交给了装甲兵上将施图默,自己返回国内养病;而另一面,在阿拉曼,英军的优势已经非常明显。一组数字对比可以描述德国人的困境:在1942年10月,他们是10万人对19万人,500辆坦克对1440辆,299门重炮对2311门,为抵消兵力劣势,他们只能在前线大量布雷。

游民星空
1942年10月,阿拉曼战役期间,进行火力准备的英军野战炮

  但在物质优势面前,精心的筹备是没有用的。10月23日,英军打响了筹备两月之久的反击,他们在突破口部署了900门重炮,平均每6米一门,在这天深夜,这些火炮每门都发射了300枚炮弹。甚至德军精心布置的阻击阵地都失去了作用,因为沙漠下的地雷都被炮弹爆炸的冲击波引爆。作为隆美尔的继任者,施图默在赶赴前线途中座车被炮火击中,他在精神恍惚中死于心力衰竭。

  隆美尔沮丧地返回了非洲,他向希特勒要求支援——但作为回应,后者提供的只是无数张空头支票,按照描述,他们将得到最新的虎式坦克,一批意大利军队也将作为增援抵达——但考虑到后者低下的战斗力,这些“增援”其实是一个天大的嘲讽。更令人无法接受的是希特勒本人的命令:如果“非洲军团”不能取得胜利,就必须“光荣地牺牲”——这实际是对3万名官兵的死亡判决书。

游民星空
1942年,阿拉曼战役期间,追击德军的英军装甲部队,他们装备了美制的“谢尔曼”坦克

  最终,在没有等到上级答复的情况下,北非德军的撤退开始了。他们的处境很绝望,补给和弹药都已耗尽。“死去的人是幸运的,对他们来说,一切都已结束。”隆美尔在日记中写道,为减缓英军的追击,他能做的只是命令工兵埋下大量爆炸物和诱饵地雷。

  在阿拉曼战役失败后,非洲军团被盟军全歼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为挽救“沙漠之狐”不可战胜的神话,希特勒最终在1943年3月把隆美尔从非洲调回。到5月中旬,余下的非洲军团残部向盟军投降。不仅如此,纳粹政权自身也陷入了一连串的军事危机。1942年的夏季攻势以斯大林格勒的灾难收场,盟军轰炸机成群结队地掠过德国上空。尽管第三帝国已经奄奄一息,但希特勒完全没有结束战争的打算,他对局势的看法是:“伟大的民族必须轰轰烈烈地去死!如果德国人打不赢这场战争,那它就应该腐烂。”

败局

  在这样的局势下,隆美尔在1943年底来到了法国,人们都被他的情况惊呆了:自从非洲战役结束之后,他一直生活在失败的阴影里。到任不久,隆美尔就对前线作了一次旋风般的视察,而视察的目标就是著名的“大西洋壁垒”。

  1943年前,在欧洲大陆,万字旗到处飘扬,对骄傲的纳粹政权来说,修建工事几乎毫无必要,但当德国军队愈发陷入战争泥潭之后,所有的地区似乎都已岌岌可危。从1942年冬天开始,希特勒越来越多地谈论起防御:“从挪威北部到比利牛斯山脉,将建造起一道壁垒……我的决心是,一定要令这道壁垒在敌人面前坚不可摧。”

游民星空
德国刊物中的“大西洋壁垒”照片,它由一连串钢筋混凝土炮台组成,但实际上,这条防线只是徒有其表,在更多地段,它只是一连串沿海堑壕组成的集合体

  但这纯粹是自我安慰,在1944年之前,所谓的“欧洲要塞”不过是一张图纸。然而希特勒却对这个想法神魂颠倒,而隆美尔也支持这个决定。隆美尔认为,挫败盟军进攻只有一个办法:在滩头予以迎头痛击,出于这个原因,步兵也好,坦克也好,都必须在靠近海边的工事中严阵以待。

  作为副官,赫尔穆特•朗格上尉清楚地记得隆美尔视察诺曼底的那一天。他站在一片荒凉的海滩上慨叹道:“我们只有一个机会可以阻止敌人——那就是在登陆时分,敌人的海空优势会切断道路,让预备队无法赶到……入侵的最初24小时将是决定性的……对同盟国和德国,这都将是‘最长的一天’。”

游民星空
隆美尔视察“大西洋壁垒”

  正如在北非的沙漠中一样,隆美尔在法国也充分发挥了创造力。他每天凌晨5点起床,然后乘着敞篷轿车开始视察防区。“他是一位不寻常的士兵,而且对技术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他的建议也往往一语中的”,他的海军联络官鲁格少将回忆道。在他的督促下,也在当地驻军和劳工的忙碌下,诺曼底正从“黄油前线”变成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军事据点。

  这座要塞的前沿由拒马、水雷和水下障碍物组成,其间点缀着500万枚地雷,在漫长的防线上部署了10多万名士兵,他们在铁丝网环绕的地堡、掩体中据守待命。能搜罗到的每一门大炮都被部署到沿海炮台中,在它们周围修建了掩体和隐蔽阵地,彼此形成了交叉火力,在关键地区,隆美尔甚至弄到了名为“歌利亚”的自爆坦克,这些车辆可以从堡垒中遥控,以冲向猝不及防的登陆大军。

游民星空
在“大西洋壁垒”的各个地段,德军只能用陈旧的装备同盟军作战,这里展示的就是第22装甲团装备的、有短身管75毫米炮四号坦克,在1944年,这种坦克已经完全过时

  尽管如此,“大西洋壁垒”仍远非尽善尽美,除了少数伞兵和装甲部队,多数驻军谈不上训练有素。他们的装备是陈旧的,人员由35岁以上的中年人、稚气未脱的少年和各种病员组成,其中的空缺则由变节的苏联战俘填补。诺曼底的一名军长抱怨说:“军火库里没有弹药,雷区没有地雷,大批人员身着军装,却没有一个真正的士兵。”

  在隆美尔看来,这样的局面只能引向一个结果:溃败。更不幸的是,盟军掌握了空中优势,让德国人的不对只能“像钉子一样被钉在地上”。随着夏季的来临,登陆已经越来越紧迫,在1944年6月初的一天,BBC电台开始播放魏尔兰的诗句。对交战双方的情报人员来说,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暗号,意味着登陆将在48小时内启动。尽管危机一触即发,但上到希特勒,下到前线的普通士兵,都对迫在眉睫的危险毫无察觉。

相关资讯请关注:英雄连2:西线军团专区

责任编辑:最后的防线

APP精彩推荐打开游民APP查看更多

相关内容 打开游民APP查看更多

在线玩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