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美尔在1942年1月13日的这番话,如同一枚重磅炸弹在人群中炸开。为了严格保密,他下令所有空车向后方行驶,以此造成德军一溃千里的错觉,但这些都是隆美尔编造出的假象,一支庞大的进攻部队正在烟幕下集结。
德军突袭的序幕就此拉开,隆美尔也带领着警卫队抵达了前线。他们的前锋由非洲军的装甲部队组成,意大利人的第20摩托化军负责近距离支援。该军军长是津加莱斯——他的绰号是“意大利的古德里安”。然而这时候,津加莱斯在隆美尔眼中只是徒有其表,因为这位军长命令在中午12点停止进攻,进而午休到下午14点。隆美尔试图让他明白: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他必须不间断地追击敌人,直到将他们击溃,但后者对此无动于衷。隆美尔驾车慢慢地继续行驶,直到来到了意大利纵队的最前方。
看到隆美尔的装甲指挥车,意大利人随之爆发出狂野的呼喊声,他们以这种振奋人心的方式来响应隆美尔的号召。他们加快步伐向西运动。在姆苏斯(Msus),英军第1装甲师被包围,进而从作战地图上直接消失。
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非洲军团占领了重镇班加西,在那里,他们俘获了1300辆卡车。当隆美尔进入遍地瓦砾的城市时,突然收到了一封加急电报——这封电报来自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其中这样写道:
“我对您的战绩表示感谢,还望您在未来能夺取班加西。”
在通讯车上,隆美尔做出了这样的答复:“(需要指出)班加西已被占领!”
接下来的战场一片宁静,因为交战双方已经精疲力竭,英国人在兵力上占据优势,但大规模的战斗并没有继续。在17天的时间里,隆美尔发动了一场教科书式的突袭,并重新占领了大半个利比亚,而对手则被他的神出鬼没吓倒,战后,英国首相丘吉尔十分崇敬地评价道:“他是冷静狡猾的敌人,一位伟大的将军。”
半个月、一个月,时间迅速在沙漠中流逝,整个冬季,前线只传来了零星的警报。当时隆美尔手中尚有一些实力:德军师的人数大约是9000人、意大利师是5000人,然而其中真正的战斗人员并不多:一个德军炮兵营只剩下20人,一个意大利炮兵营仅剩下6辆汽车,更糟糕的是,意大利军队的火炮大多是一战时的淘汰型号——说他们“处境悲惨”其实并不为过。
意大利军队装备的75毫米炮,它们的射程只有大约8千米,而英军装备的火炮射程则达到了12千米
这就是1942年初的非洲局势——轴心国军队就像是如同冲到尽头的钟摆;他们还腹背受敌,因为马耳他就像一把利刃插进了地中海补给线。现在,德国人有两个选择:第一,发动一场两栖作战,夺取马耳他,彻底解除后顾之忧;另一个是继续在非洲发动攻势,最终一鼓作气占领托布鲁克。
当隆美尔报告局势时,希特勒表现得非常犹豫——这两个目标显然都是他渴望实现的,但在他眼中,两者只能选择其一,因为非洲只是一个“次要战场”,不应该投入太多的军事资源。
1941年,一艘英国巡洋舰驶入马耳他港,驻扎在当地的英军海、空部队给“非洲军团”的补给造成了严重损失,约有三分之一的补给物资也运输途中沉入海底
尽管占领马耳他的意义重大,但隆美尔更关心托布鲁克,他一直幻想着亲手击败大英帝国的景象,有些人于是在隆美尔面前私语:考虑到这次进攻可能以灾难收尾,如果选择进攻托布鲁克,那么就是用军人的声誉冒险。但隆美尔的理由也很充分:进攻马耳他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到那时,北非英军实力肯定也将得到增强,这将给战局带来更多变数。“因此我请求您,我的元首,我希望将进攻目标交换一下,以托布鲁克作为首要目标。”隆美尔在一封电报中写道:“因此我将尽快发起进攻!”
事实上,他真的这样做了,1942年5月26日,隆美尔开始向托布鲁克推进。
但在路上,英军已经严阵以待,其防线从海岸地区延伸到沙漠深处。隆美尔首先组建了一支虚张声势的部队,这支部队主要由不可靠的意大利人组成,任务是将敌人挡在战线前方,而真正发起主攻的是德意志非洲军,他们将绕过英军防线的最南端,横扫敌人的后方。
进攻矛头以三个装甲师为先导,无声无息的沙漠中响起了发动机的轰鸣,数千辆汽车卷起的沙粒在轮胎后面爬升,让行军队列置身于一团巨大的、不透明的灰色云彩里面。这支部队绕开了英军防线最南部的要塞比尔·哈希姆,在浩瀚的沙漠深处快速行动。隆美尔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好运——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他突入了敌军后方地区。
随后,这支队伍分成了三路纵队,其中意大利“公羊”装甲师的任务是占领比尔·哈希姆,他们遭遇了交叉火力袭击——两小时内,32辆坦克被重创。与此同时,一队“玛蒂尔达”和“格兰特”坦克突入德国人的后方阵地。一个个营和连在混乱中失散。形势急转直下,因为“非洲军团”已孤军深入,它的后方是雷区,没有水、汽油和弹药,三分之一的坦克受损,连隆美尔的参谋长高泽中将都在战斗中负伤,他和一名截肢的士兵一起被送往后方,“都是托布鲁克!——都是为了托布鲁克!”在路上,这名士兵一直不停地咒骂着——对“非洲军团”来说,它似乎又陷入了1941年冬天的困局。
在沙漠中转移的88毫米高射炮,它们的存在不止一次帮助德军扭转了战局
但此时,著名的88毫米高射炮抵达了,它们不断向危机地段聚拢,直到形成了一条3000米宽的反坦克战线。24辆英军坦克被击中和燃烧,滚滚黑烟从这些钢铁巨兽的残骸中不停地冒出来——当1942年5月30日、前线的危机告一段落时,隆美尔终于也明白了,现在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解除后顾之忧,然后调转战线向西进攻,对英军形成一个反包围的态势。而战斗的关键是比尔·哈希姆——它由4400名盟军士兵驻守,其中大部分是法国“外籍军团”的精锐士兵。
当劝降归于失败后,德军开始发动进攻,他们的前锋由受过沙漠战训练的老兵组成。6月9日,这座被誉为“固若金汤”的沙漠要塞陷落,德军也付出了惨重损失。在清点战俘时,德军发现其中有由一个犹太人组成的步兵营,希特勒立刻要求将所有犹太战俘枪毙,但隆美尔却将这道命令撕成了碎纸。
这次胜利成了压垮英军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德国非洲军穿越了沙漠。托布鲁克又一次陷入围困,1941年,隆美尔曾用8个月试图攻陷这座要塞,而这座要塞看上去依旧非常坚固。但隆美尔清楚,决定战斗的不是大炮和钢筋混凝土,而在于士兵和他们的信任的武器,1942年的托布鲁克恰好是这一信条的写照:它的守军士气已经崩溃,甚至没有进行足够的防御准备工作。
6月20日清晨,对托布鲁克的进攻伴着大规模空袭开始了。这次空袭德军共出动了180架轰炸机,引发了连锁式的爆炸反应,在轰炸结束后,125辆坦克开始清除碉堡和堑壕。就在这一天,隆美尔发回电报:“托布鲁克已经沦陷!”
驾车进入托布鲁克的隆美尔,德军在这座城市内俘获了数量惊人的装备和补给
毫无疑问,这是他一生中最意气风发的时刻。6月21日清晨,隆美尔驱车与先头部队进入了托布鲁克,在那里接受了英军司令的投降,并获悉自己晋升为陆军元帅。在不到一天的战斗中,盟军有33000名士兵投降,超过2000辆各种车辆被缴获。阿兰·摩尔海德(Alan Moorehead)在他的《非洲三部曲》中写道:“这是一场沉重的,彻底的失败。”对隆美尔来说,最后的胜利仿佛唾手可得。
《隆美尔战时文件》由博集天卷于2015年再版,其中包含了来自隆美尔本人的第一手目击资料,它将带你从“另一视角”解读二战
(未完待续)
相关资讯请关注:英雄连2:西线军团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