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肖邦”“居里夫人”“华沙”……但如今,这些波兰的象征正被《巫师》《消逝的光芒》《死亡岛》取代。这些名字不仅昭示了众多成就,还引发了公众好奇:它们为何会在一个二流国家诞生,甚至奥巴马都成了它的用户?其中原因,也许就和这些大作本身一样值得发掘。
铁幕背后的程序员
说到波兰游戏,就不能不提它的历史,早在1980年代,在华沙和克拉科夫的大学和研究所,铁幕下的波兰人便在思考如何编写程序。尽管面临众多限制,但热情就像野火在延烧,也正是在它们的基础之上,一个国家的游戏业迎来了萌芽时期。
作家康拉德·布德西斯泽乌斯基(Konrad Budziszewski)说:1986年,《潘多拉之盒》(Puszka Pandory)是波兰游戏的起源。它的形式是当年流行的多用户互动地牢(MUD):玩家扮演虚拟世界中的角色,靠输入文字与系统互动,在厚重的铁幕下,程序的版权属于国家,因此开发者获得的只能是一小笔奖金。《潘多拉之盒》的故事就这样结束了。随后,从1986到1990年,波兰人推出了数十部作品,它们都遭遇了相似的命运。
波兰游戏的“起源”——《潘多拉之盒》,这是2012年推出的复刻版
直到1990年代后,波兰的游戏业才真正破土而出。和当时的许多行当一样,其诞生离不开政权剧变:在抛弃计划经济体制后,波兰人在一瞬间由为“集体”工作,变成了为“自己”工作,许多有头脑的人发现了做买卖的契机。但创业是艰难的,许多人发现,本土游戏在上市后入不敷出,因为“正版”在波兰并不深入人心。
版权?你跟我谈版权?
1990年代,在华沙城区的维斯瓦河畔,耸立着苏联时期的老体育场——它充当了两个尴尬的象征,既是游戏文化兴起的地方,也是盗版业的发源地。在昔日的体育场外,曾有无数小贩游荡,兜售录像带、CD甚至是硬盘,部分俄罗斯商家还会将外国游戏界面翻译成波兰语。“版权?你跟我谈版权?”1995年,一名摊贩在接受采访时怒吼道,正是猖獗的盗版浪潮,让《潘多拉之盒》播种的火苗几乎熄灭。
虽然在今天,这个盗版市场已不复存在,老体育场也被推倒重建,但对波兰人来说,当年的记忆并没有远去,还给人留下了喜忧参半的回忆。《巫师》开发商——CD Projekt RED的市场部主管米歇尔·吉勒夫斯基(Gilewski)曾经红着脸告诉记者:“当时的著作权法形同虚设,因为人们不愿意、也没有渠道去买‘合法软件’,我小时候甚至没有为一部游戏掏过钱——在当时,相互拷贝是正常不过的事情。”
在形形色色的盗版商中,就有CD Projekt的两位创始人,伊文斯基(Iwiński)和季辛斯基(Kiciński),但他们和老体育场前的摊贩不同:第一,在冬天,他们不用穿着棉大衣、顶着料峭寒风到处兜售光盘——他们很早就开了自己的门店;第二,他们固执地认为,一定能找到让人接受正版的途径。1999年,他们获得了RPG《博德之门》的发行资格。季辛斯基后来写道,在下决心时,他剩下的只有“破釜沉舟的悲壮”。但他们做到了,靠的不是不是噱头,而是实打实的热心服务:在筹备过程中,两位创始人邀请了许多演员为游戏配音,还附赠了羊皮纸地图、一本“龙与地下城”类的桌游手册和一张音频CD。通过提供盗版不具备的内容,《博德之门》波兰版的销量突破了10000大关。
虽然第一桶金来自销售代理,但CD Projekt决定走自己的路。伊文斯基和季辛斯基将目光投向了一套小说,即国宝级的奇幻长篇《巫师》。
相关资讯请关注:巫师3:狂猎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