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日本陆军建造了多种型号的坦克,但是产量却非常低,总共只有4500辆,总重量仅仅相当于一艘“大和”级战列舰的水平。而苏联1942年坦克年产量就到达惊人的2.5万辆。在日本陆军的编制里,95式和97式坦克经常一起配合使用,而这对“好基友”不光一起见证了日本帝国所谓的“荣耀”,更几乎是“手拉手”一起走向“坟墓”。
侵华战争
日军95式和97式坦克是日本陆军侵略中国和东南亚的“急先锋”,它们在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和侵占南京的战场上肆意横行。实际上这两种坦克都算不上是什么强悍的武器,95式坦克战斗全重只有7.4吨,97式也不过15吨。可中国当时对这种铆钉装甲却没有太好的办法,由于缺少反坦克装备等重武器和空中掩护,很难在战场上将其击毁。集束手榴弹成了最主要的反坦克武器,然而其效果非常有限,使用难度高、人员伤亡代价大。
马来半岛闪击战
所谓的“马来半岛闪击战”是二战中期日军和英军在马来半岛发生的一次重大战役。战役于1941年12月8日打响,拥有95式轻型坦克和97式中型坦克的日军在马来半岛登陆后,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向南挺进700千米,一直打到新加坡。交战以英军投降而结束。由于英军装甲车辆只有“布伦”装甲输送车,无法与95式坦克和97式坦克相抗衡,再加上指挥失当和士气低落,失败就在所难免。
太平洋战场
作为二战日本最主要的坦克,95式和97式坦克被派驻到了各个战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它们也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1945年1月,数十万美军登陆菲律宾主岛吕宋,当时日军也集结了大量的兵力,并妄图以95式、97式坦克配合坚固的工事阻止美军的进攻。1月31日,穆罗茨之战拉开序幕。日军战前把95式、97式坦克藏在伪装工事里,伺机攻击美军坦克的侧面装甲,或压制发起冲锋的美国步兵。然而这些日军坦克却成了一个个动不了的靶子,在美军强大的火力面前根本不堪一击。战斗中,美军一个连长率先尝试用M1卡宾枪向坦克发射榴弹,居然把几十米外的日军95式坦克打爆。顿时,美军步兵对日军坦克的畏惧感荡然无存,都想用枪榴弹、重机枪甚至手榴弹去“教训”它们。一天的战斗,日军就损失了20余辆坦克。
日本当时没有能力铸造坦克炮塔,铆接装甲的水平也不够,于是就制造了一大批“脆皮坦克”。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坦克使日军感到“切肤之痛”。问题来了,日本既然进行军事扩张,为什么不建造质量更好的坦克呢?二战期间,日本能建造出“大和”、“武藏”这样的超级战列舰,而且还能改装建造航母和先进的舰载机,说明日本的工业研发制造能力并不像其在坦克上表现出的那样落后。
难道日本真的就无法建造出类似T-34、“虎”、“谢尔曼”那么样的中型重型坦克吗?问题还是出在资源的配置上。首先,日军的主要战略目标决定了其在武器装备上的需求。无论是中国战场还是东南亚战场,对手的装甲力量和反装甲能力都不出色。复杂的地形和糟糕的交通条件又严重降低了大规模使用装甲部队的意愿。现有的坦克已经基本能够满足日本在相应战场的战术需求。在美日交战的过程中,海军才是主导性的力量,太平洋战场的特殊环境决定了得海权则陆权无忧,失海权则陆权岌岌可危。基于以上种种,海军才是日本优先发展的重点,有限的资源势必会向海军倾斜。
如果日本把资源投向了陆军,就算有了像德军那样的装甲部队,那么结果就是日本没有实力发动太平洋战争。日本之所以敢于以小博大,向美国宣战,就是因为当时海军实力并不落后美军太多,航母和舰载机数量甚至还高于美国。日本若把资源更多的倾向陆军,建造出更优质的坦克,那么这些坦克最后会被美军困死在太平洋一个个小岛之上,而不会对战争起到明显的作用。在日本看来,他还不如赌上国运,孤注一掷地发展海军。所以,日本二战期间建造的那些所谓的“脆皮”坦克是基于资源有限,无法兼顾海陆军的必然结果。当时既然选择了跟美军在太平洋开战,那么陆军就不可能拥有太过强大的装甲力量。
有限的国力和野心勃勃的日本海军共同对先进坦克说:不!
相关资讯请关注:战舰世界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