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治与自由一直是《刺客信条》系列中圣殿骑士(维序者)与刺客之间矛盾冲突的一大要素。在《至乐之原》中,尽管没有圣殿骑士或者上古维序者,但是波瑟芬妮的专制,以及对凡人的精神控制,其实已经代表了一种极权“统治”。而卡珊德拉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刺客”,但其引导凡人组织起来的反抗军,实则代表着“自由”。然而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自由,太过专制的统治必然引发人们的反抗,而无规矩的自由又会引来无数问题。所以统治与自由一直互相牵制,从而使圣殿骑士与刺客两个组织长期延续着对抗着,一同维护着世界的平衡。
这片乐土看似繁荣昌盛,实际上人们却很痛苦,失去了挚爱的人只想选择遗忘和离开,波瑟芬妮却强制将他们留下;扣押爱慕着阿佛罗狄忒的阿多尼斯;忽略赫尔墨斯为她所付出的一片真心。就像阿多尼斯对她所说的那样:你自己也是被囚禁的人,能对黑帝斯产生感情吗?波瑟芬妮在赫尔墨斯眼里是完美的,然而在并不爱慕爱戴她的人眼中却是残酷的。而在希腊神话中,波瑟芬妮在成为冥后之后,也由原来善良温和的春之女神变得冷酷无情。
这是一场凡人对抗神灵的战争,即便卡珊德拉继承了列奥尼达斯的血脉,但她终究是肉体凡胎,在面对强大的赫尔墨斯与波瑟芬妮时,她并没有胆怯退缩。她视赫尔墨斯为自己的朋友,不愿与其兵戎相见。对波瑟芬妮,她仍然是希望走和解的道路,规劝她改善自己的统治。但是事情往往没有这么容易解决,所以凡人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就算没有阿多尼斯的撺掇,没有卡珊德拉的协助,生活在这个表面安逸国度的凡人也只有无尽的苦痛而已。终有一天,压抑不住的情绪还是会爆发,只不过卡珊德拉与阿多尼斯促成了这一场战事。
《复仇者联盟4》中的超级英雄被誉为:“以凡人之躯,比肩神明”。这句话用来形容卡珊德拉也同样贴切。她集结了各路力量,只为推翻或者至少是动摇波瑟芬妮的王权,以此为人民创造更好的去向。挑战神明,似乎是一场打不赢的战斗,但是卡珊德拉与人们有勇气去面对,因为他们渴望自由,而不是借由和平的假象麻痹自己。就如同灭霸消灭了一半的人类之后,世界并未能变好一样:波瑟芬妮制造出来的幻象也无法真正令人发自内心的为之欢欣雀跃。
卡珊德拉在极乐之地遭遇了自己的外祖父——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斯。波瑟芬妮曾向她下达了诛杀的命令,但是我并没有选择遵从。卡珊德拉与外祖父有一段对话,询问他的战争是否有所意义。列奥尼达斯问:如今希腊的领导者是谁?卡珊德拉答:希腊人。列奥尼达斯意味深长地说:那我的战争就有意义。所以看似打不赢的神明之战到底有没有意义?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人们是为自由而战。
相较于游戏的本体,《至乐之原》中在玩法上的突破与改动并不算太多,但是聊胜于无,一点点小的改动都能使游戏变得更加好玩。此次DLC加入了“解放”和“破坏”等新型玩法,一方面契合主题,将被精神控制的敌军转化为己方势力;另一方面,对玩家的要求也变得更高了一些。
“解放”顾名思义不能杀死敌人,所以要求玩家对落单的个体进行操作,打晕了之后cast一小段中二咒语,敌人的军队分分钟变为我方反抗军。这么imba的劝降技能如果能用在竞技游戏里,我怕是早就能够世界500强了。而“破坏”波瑟芬妮的精神控制火炬会造成溅射伤害,虽然能对火炬四周的敌人造成打击,但不足以致命,反倒会引起骚动,甚至激活“铜制巨像”——这也是DLC新加入的敌人种类。他平时只是一尊普通的雕像,一旦听到附近有械斗的声音便会复活为强力精英敌人。而且雕像往往都是成对摆放,所以一旦激活想要全身而退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魔像(Golem)这种形象在游戏中并不少见,其塑造材料也已由最初的泥土、粘土、泥巴等发展为了各种金属材料,比如在《至乐之原》中巨像是铜制的。魔像的传说可以追溯到早期犹太教,在犹太法典(古犹太最高评议会兼最高法院手册 38b)中,亚当之尘“被捏造成了无形的外壳”,所以最初他是被创造成魔像形式的。
最著名的魔像形象是16世纪晚期布拉格的大智者犹大·洛伊制作的。据说他创造了一尊魔像用来抵御反犹太教的人对布拉格犹太贫民区的攻击和屠杀。为了保护犹太聚居地,这位智者从伏尔塔瓦河岸边的泥土中创造了魔像,并通过仪式和希伯来咒语给它灌注了生命。当这尊魔像变大之后,它的暴戾日渐增长,杀了很多异教徒,弄得人心惶惶。
这样的狠角色跟他正面战斗必然会棘手,但是只要玩家搭配好刺客天赋与装备,不激活巨像,使用刺杀是可以直接击杀的。这样的战斗既高效又干净利落,更能体现出刺客的优势来。虽然《刺客信条奥德赛》被戏称为“斯巴达信条”,一些老刺客玩家也不满潜入刺杀元素的弱化。但是在《至乐之原》中的这些新改动,实际上鼓励玩家更多潜杀。一旦发生冲突,陷入被动的玩家想要无双并不是不可能,只是比起潜杀来要吃亏了很多。而且打斗起来想要做“解放”任务就变得麻烦且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