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最强冲锋枪”波波沙:备弹71发 德军人见人怕

对于曾使用它、或是被它守卫的人来说,波波沙冲锋枪始终是一种将被永远铭记的武器:无论它自身有多少瑕疵,在他们眼中,这种冲锋枪都是那样的可靠,都是那样的完美无瑕……

“二战最强冲锋枪”波波沙:备弹71发 德军人见人怕

游民星空

下载游民App,掌握一手游戏情报

“二战最强冲锋枪”波波沙:备弹71发 德军人见人怕

游民星空[原创] 阿富汗上空的鹰 2018-02-04 19:54
0

  漫山遍野的T-34、哐啷作响的伏特加、轰隆作响的喀秋莎火箭炮、铺天盖地的伊尔-2、带头冲锋的政委……这些构成了爱好者们对苏联红军的印象。但单以武器论,哒哒哒冒红火的波波沙的出场率无疑是最高的,那不同于栓动步枪的弹鼓,更将辨别她的难度降低了一整个档次。另外,苏军又是二战中使用冲锋枪规模最广泛的国家,而这又拔高了波波沙的历史地位,将其称为二战最著名的冲锋枪也不为过。

游民星空

游民星空

游民星空

游民星空
使用大弹鼓的波波沙同样是各种二战FPS的常客:从上到下图片依次来自《COD14》《钢铁前线:解放1944》《红色管弦乐2》《战地2》的FH2模组

  但似乎不是每个人都这么认为,“波波沙无非是索米的廉价仿制品!”“MP40天下无敌,德国的科学力是天下第一!”这些流言并非彻彻底底的无稽之谈,事实上,这些半真半假的发言值得我们去辩证的看,了解波波沙背后少为人知的历史。

苏联的第一代冲锋枪;PPD-34及PPD-34/38

游民星空
费多尔·华西列维奇·托卡列夫,他设计的托卡列夫手枪至今仍在服役

  在谈到波波沙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苏联冲锋枪的研制史。苏联人在1924年,为了保证弹药的统一性,将采用6.5毫米有坂步枪弹的费德洛夫步枪停产。一年后,苏联内务委员会决定研制一款冲锋枪来作为基层军官的武器。曾参与费德洛夫步枪设计工作的托卡列夫决意设计出一款使用现有弹药的冲锋枪,一款使用7.62x38毫米R子弹(那甘左轮同款弹药)且酷似费德洛夫的冲锋枪便在当年定型,它被命名为托卡列夫1927型或PPT ,即pistolet-pulemyot Tokareva,直译为托卡列夫冲锋枪。

游民星空
托卡列夫1927型

  托卡列夫1927型是苏联最早的自产冲锋枪,但也是一款试验性的武器。她拥有极高的射速,最高达到了1200发/分钟,在全自动模式下可以在不到一秒内将其小小的21发弹匣清空。一款基于一战前设计的冲锋枪并不能满足委员会的需求,复杂的结构和蹩脚的弹药很难让委员会相信这是一款精良的武器。尽管后期改用了7.62x25毫米托卡列夫手枪弹(下简称托弹)该枪在1931年在苏军内部进行了大量的测试,但军队并不喜欢这款难以控制的武器。

游民星空
瓦西里·阿列克谢耶维奇·捷格加廖夫,其设计的DP-28有着独特的弹盘

  到了1930年,除了托卡列夫以外,更多的设计师参与到了竞标之中,其中包括了捷格加廖夫。他设计出了PPD-34,即Pistolet-Pulemyot Degtyaryova,直译捷格加廖夫冲锋枪。这款枪的设计源自MP-28 II,相对于基于费德洛夫的PPT更为成熟。她的射速高达800发/分钟,但已在可被控制程度内。她采用了曲线弹匣,可以填装25发托弹或者这款弹药的原型7.63x25毫米毛瑟弹。整体设计采用了自由枪机开放机匣,枪机和其原型MP18 I一样需要用一整块钢来进行加工,严重限制了大规模生产的可能性。而且,和芬兰人在使用瑞士M/20所遭遇的问题一样,PPD-34的弹匣没有标准化,并不通用每一把枪。

游民星空
PPD-34

  在1932年到1933年间,总计有14种不一样的设计参与了该武器竞标,但或多或少都有些难以接受的问题。因此,最终的对决在PPT和PPD这两款相对成熟的武器之间展开。尽管PPT有一定的重量优势(空枪PPT 2.8kg; PPD 3.2kg),PPD以其更高的枪口初速,更好的准确度,更容易控制的射速和更好的可靠性赢得了竞标,在1935年成为苏军的制式武器之一,定型为捷格加廖夫冲锋枪系统,1934型(Submachine gun of Degtyaryov system, Type 1934)或简单的被称为PPD-34。

游民星空
持有PPD-34/38的苏联侦察兵

  在1935年正式服役时,PPD-34仅有97支的总产量。低下的产量和其源自MP 28 II的复杂结构和特别的活动击针有很大关系。尽管后来捷格加廖夫对其生产进行了简化,将枪管内部镀铬,并更换了散热片的样式,但改进对产量的提升并不明显:就算加上改进型PPD-34/38,PPD-34系列在1940年前的产量也只有4174支。

游民星空
第一代冲锋枪中知名度最高的三巨头

  世界的“第一代冲锋枪”里豪杰辈出:上有在欧洲战壕里胖揍英法的MP-18 I博格曼,下有在芬兰森林里埋伏苏军的KP-31,就算再不济,也有在美国黑帮火拼警方的M1921汤普森。至于PPD-34则不是那么有名,这和其用户有很大原因。PPD-34主要列装一些特殊部门,如边防或者内务人民委员部(NKVD),没有被苏联红军大规模列装。在1939年,她甚至一度被勒令退役并停产。尽管最终该命令在捷格加廖夫和斯大林一番交涉以后取消,但所有的冲锋枪均被送进了仓库。这反映了苏军和当时大部分军队一样对冲锋枪不太感冒——这种既打不准又打不远的子弹浪费器只会徒增后勤的压力。

游民星空
冬季战争中堆积如山的苏军尸体

  但1939年的“冬季战争”改变了PPD-34仓库吃灰的命运。在这场仅三个月的战争中,芬兰人利用了为数不多的“索米”给苏联人迎头痛击,在近战之中屠杀着来自乌克兰的苏联应征兵。苦于没有足够多的竞品来回击索米的近距离扫射,苏联人近乎绝望地、将每一把他们可以找到的自动武器——从新锐的SVT-38步枪到老旧的费德洛夫步枪——都交给了前线战士。1939年12月,PPD-34作为苏军当时唯一的冲锋枪也投入了战斗,从而勉强在班组火力上有了和芬军抗衡的能力。这把不被看好的冲锋枪最终成为了苏联人的救命稻草,从某种意义上保证了苏联最后的惨胜。

游民星空
PPD-34的弹鼓基本抄袭了KP-31弹鼓的设计

  几乎同时,武器人民委员部于1939年末认为,25发弹匣无法充分发挥PPD-34的优势,决定开发一款大容量弹匣。PPD的设计师捷格加廖夫据此开发出了一款弹鼓。为了与一体式枪身的PPD-34配套,该弹鼓有一个伸长出来的供弹管,但除此之外其结构几乎和“索米”的70发弹鼓几乎完全一致。不难想象,苏联人从某种途径弄到了“索米”的设计图或者对缴获的“索米”进行了逆向工程。

游民星空
芬兰人使用缴获的PPD-34

  值得一提的是,在“冬季战争”和后来的“继续战争”之中芬兰人缴获了不少PPD-34。芬兰人报告指出PPD-34的弹鼓并不可靠,枪机部件则有些过于复杂,每一只枪的部件也因为生产时的误差而不可以相互替换。芬兰人也无法自行生产7.62x25毫米托弹,不得不在冬季战争时期向FN公司购买了一百万发子弹7.63x25毫米毛瑟弹。在有了足够的“索米”后,这些武器很快退居二线,分配给了国民卫队和海岸警卫队。

责任编辑:最后的防线

APP精彩推荐打开游民APP查看更多

相关内容 打开游民APP查看更多

在线玩推荐更多